中美贸易争端的原罪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 13:33 新经济导刊 | |||||||||
基于美国商品贸易逆差来源地的结构性特征,美国不会指责其他主要的逆差来源地 文/郑英 从6月17日到10月13日,中美之间围绕纺织品进行的6轮谈判最终无果而终。特别地,本次纺织品争端只是冰山一角。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美之间不对称的贸易关系不会改变
为什么会有贸易争端?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原因有二:一是近年来美国的商品贸易赤字迅速累积,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压力不断上升;二是中美之间的商品贸易赤字迅速扩大,美国商品贸易赤字中的中国因素日益突出。 根据美国普查局的数据,1998年到2004年的6年之间,美国商品贸易赤字从2467亿美元猛增到6654亿美元。国内贸易品生产部门,特别是一般制造业的企业纷纷要求进行贸易保护。美国的纺织业协会、国家制造者协会以及制造业技术协会等机构或者直接提供证词,或者采取游说方式不断对美国政府施压。美国的商品贸易赤字中,来自中国的比重下降到2000年18.5%的低谷后一路攀升到2004年的24.3%,而且看不到下降的趋势。2002年开始,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美国商品贸易逆差的第一来源国。 一方面,美国无法实施压缩国内消费的经济政策,菲律宾申博代理开户合作;另一方面,美元长期贬值未能改善商品贸易赤字。在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下,只好对主要的赤字产生国不断施加压力。要么要求指责这些国家的货币控制,要求他们的货币升值;要么指责这些国家的商品倾销,实施配额限制、单边提高关税等贸易制裁措施。 为什么单单针对中国?美国的贸易制裁主要针对中国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商品贸易逆差来源地,占美国全部商品贸易逆差的比重达到了近25%;二是基于美国商品贸易逆差来源地的结构性特征,美国不会指责其他主要的逆差来源地。 2004年,美国前5位的商品贸易逆差产生地分别为中国、日本、加拿大、德国和墨西哥,一共贡献了美国60%的商品贸易逆差。我们从各国商品贸易逆差的产品结构看,菲律宾申博现金网投。来自日本的主要是道路机动车辆的贸易逆差,占全部逆差比重达到了近60%;来自加拿大的贸易逆差主要产生于石油及石油产品、天然气、道路机动车辆,这三类产品的贸易逆差所占比重达到了95%;来自德国的贸易逆差主要产生于道路机动车辆、医药制品和一些机械设备,这些产品的贸易逆差所占比重达到了70%;来自墨西哥的贸易逆差主要集中于石油及石油产品、道路机动车辆、电讯及声音收录及回放器具及设备,这三类产品的贸易逆差所占比重达到了101%,说明在其他领域美国对墨西哥还保持着贸易顺差。 从这些商品贸易逆差的产品分布看,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能源类产品的贸易逆差不可能成为美国指责的对象,这种逆差甚至是美国欢迎和需要确保的。另外,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同属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也不会指责两国其他领域的贸易逆差,澳门太阳城现金网娱乐。来自日本和德国的道路机动车辆的贸易逆差虽然在美国全部商品贸易逆差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美国通过在其他地区的顺差弥补了一部分。特别地,日本和德国既是美国道路机动车辆的重要进口国,同时也是美国对应产品的主要出口地,进行贸易制裁以后的反制裁成本太高。 反观中国,申博太阳城手机APP,商品贸易逆差主要分布在办公设备、电器通讯设备、各种制造品、纺织服装、鞋帽、家具和床上用品等领域。贸易逆差分布的结构性特点带来了以下三方面的结果:第一,贸易逆差来源的产品类别非常分散,美国容易找到一个或几个部门进行贸易制裁;第二,这些领域的商品几乎都是中国向美国的单向出口,市场依赖上的非对称性特征,美国进行贸易制裁时常常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第三,这些商品几乎都和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切身感受中国制造的冲击,利益集团点火,民众煽风,政府出头的舆论容易形成气候。 (作者单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
太阳城代理 中美贸易太
作者:139777com 日期:2018-03-29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
![]() |
|
热 点 专 题 | ||||
|
企 业 服 务 |
股票:今日黑马 |
11月大黑马免费送!! |
投资3万元年利100万! |
治口臭口腔溃疡新突破 |
完美女人是怎样炼成的 |
开男士品牌名店赚疯了 |
名品服饰 一折供货 |
警惕――失眠抑郁危害 |
半卖半送赚百万!!! |
虫虫新女装漂亮才被抢 |
高血压治疗上的飞跃! |
学美国技术办厂赚大钱 |
纤体店婷美投资您赚钱 |
拯救男人,还你健康! |
治疗高血压不花冤枉钱 |
|
|
![]() |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
发表评论